【争先人】“最美党员”风采:如果你认识王亮
- 发布日期:2019-11-22
- 【字体:大中小】打印
不放过任何一件小事,不漏掉任何一丝关怀,不放弃任何一次创新,作为一名项目党支部副书记,王亮任劳任怨、细心周到,勤于思考、主动创新,他用最朴实的方式践行着自己的岗位职责、书写着自己的使命担当。

01踏实肯干,不放过一丝细节2010年3月,贵阳金阳客车站项目开工。这个贵阳市当年的重点项目,只有60天的工期,需要项目团队打一场“闪电战”。西部公司迅速抽调精兵强将前往,正在贵阳奥体中心项目负责后勤管理的王亮也接到了通知。当时贵阳市正值“三创一办”(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全国文明城市”和协办2011年第九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关键期,对工地施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负责项目文明施工管理的王亮责任重大。项目土石方开挖阶段,他每天都盯在工地上,白天带着几十名工友清理堆积在现场的建筑垃圾,晚上和工友们一道清洗施工道路,不放过任何一块掉在路上的泥巴,几乎每天都忙到凌晨,确保道路干干净净才会收工。“尽管事情不大,但必须高标准、严要求,既不能因为文明施工影响工程的进度,也不能因为赶工期影响市里的大事。”王亮说。

连续两个月一天都没休,每天两头跑,王亮回忆,“当时每天早上7点钟就从奥体中心项目过来,晚上12点才回住处,累得往床上一躺就睡着。”在项目团队齐心协力的努力下,金阳客运站竟然提前7天完成了交付。踏实肯干的王亮也在此时提交了入党申请书,之后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2015年8月,担任昆明棚户区改造项目党支部副书记的王亮,刚到项目就遭遇难题——项目水、电无法接通。原来,项目临时用水、用电均需通过项目旁边的市政规划道路,但是市政规划道路建设方与附近村庄就征地赔偿问题未能谈拢,该道路一直未能动工,需要埋设在道路下的临水、临电管线也就无法施工。常规办法行不通,而工期不等人,王亮决定主动出击,直接和被征地的村委会沟通。连吃了数次“闭门羹”的他毫不气馁,依然每天准时到村委会“报到”,总要找理由聊上几句,终于用执着和真情打动了村委会主任。双方协商后决定先绕过市政道路这一环,直接用村子里的管线接驳水电,项目施工因此得以步入正轨。

王亮与家人生活照02设身处地,想农民工之所想2013年春节前,西部公司贵州安顺百灵希尔顿酒店项目一家劳务分包突然撤离。“我们的工钱还没有结呢,他们怎么‘跑’了?”数十名名农民工围着项目部“讨”要工钱。看着一群农民工期盼的眼神,经过向上级请示,项目部决定按照工资表代发农民工工资。那天上午,负责劳务管理的王亮与同事提着数十万元现金,让工友们排队前来领取工钱,整整忙乎了两天。“第一天晚上,我们在附近的宾馆开了一个房间,晚上睡觉就抱着钱睡,生怕弄丢了工友们的血汗钱。”王亮说。然而,还是有部分提前回家的工友没来得及领取工资。春节期间,别人在欢度春节,王亮却端着个手机,忙着通过手机银行给他们转账。“那年春节,家人觉得我就是手机迷。”王亮说。到了上枧项目时,项目推行劳务工人实名制,农民工工资由项目部代发,王亮创造性地在项目部显眼的位置公示农民工工资发放情况,让大家来监督,确保农民工的权益。

邀请中医来项目为农民工工友开展健康知识讲座出身农民家庭的王亮把农民工真正当朋友,也是他们的知心人。考虑到很多工友常年在外工作,陪子女的时间少,与子女的情感沟通也不多,王亮于2018年暑假在贵州省档案馆项目策划了一场“与爱同行,快乐成长”活动,把工友的子女们请到项目现场,搭建彼此沟通交流、表达情感的平台。在项目会议室,小朋友们在志愿者的陪同下一起观看着大屏幕播出的视频,视频里是他们的父亲在工地现场干活的场景——这是项目党支部副书记王亮用一个月时间拍摄剪辑而成的。10多岁的小肖已经读初中了,他看着视频,眼睛湿润了,把对父母要说的话写在卡片上,“为了我,你不停地奔波,在外打工,可我却希望你健康,在家陪伴着我们。我最希望对你说是,我以后一定会好好努力学习。”其他小朋友也将想对父母亲说的话写在卡片上,他们说得最多的话便是“爸爸妈妈,我爱你们”。

肖师傅看到儿子写的话,舒心地笑了,他拉着王亮的手感激地说,“王书记,谢谢您!这些年,我在外打拼就是希望能够给孩子一个好一点的生活,希望他能够好好学习。”03创新思路,党建工作获点赞在担任贵州档案馆项目党支部副书记期间,王亮还有一件值得到骄傲的事——项目党建得到了贵州省委组织部领导的点赞。图片贵州省档案馆项目团队是一支年轻的团队,除了王亮是80后外,包括项目经理在内的其他人大多数是90后,“如何增强项目团队的凝聚力、激发战斗力”是王亮经常思考的问题。他决定以党建为抓手,做实学习教育,抓牢思想建设工作,在项目部内张贴党员责任区,发挥每一名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他在项目率先成立工地“讲习所”,邀请贵州省建设工会主席孟日光、省级劳动模范等前来宣讲十九大精神,还经常开展各项技能培训,将学习教育与生产实践融为一体。王亮自己也经常与项目部的年轻人交心谈心,与他们打成一片,了解他们的需求与思想动向,做好服务工作;并在项目设置了职工书屋,及时为大家提供“精神食粮”。

2018年11月,贵州省组织部领导到贵州省档案馆项目调研,对项目党建工作给予了高度评价。贵州档案馆项目结束后,王亮调任观山湖区高新以嘉、上枧项目联合党支部副书记。联合党支部党员居住分散、集中管理难度大,如何开展党建工作呢?王亮四处“取经”,找其他的联合党支部问做法、要材料,通过中国共产党网等外部媒体找方法、学经验,找联合党支部党员问需求、谈想法。一段时间下来,他找到了思路——针对两个项目部相隔甚远,党员难以集中问题,王亮首先成立了党员微信群、QQ群,通过网络将分散的党员集中起来,然后让每个党员下载分公司党建云微信小程序,通过线上学习解决党员难以集中学习的问题;以“流动学堂”形式,轮流在两个项目部开展党建活动,组织理论学习,分享管理经验,确保组织生活“一个都不能少”。王亮还经常奔波在两个项目之间,逐个与党员交心谈话,激发他们的先锋意识。向上滑动阅览图片高新以嘉和上枧项目联合党支部运用党建云系统开展党内政治生活在王亮的努力下,高新以嘉、上枧项目联合党支部工作开展得有声有色,多次在分公司党建检查中拔得“头筹”。他说,“项目党支部是公司的一线战斗堡垒,我希望通过自己的不断学习和探索,让党建工作发挥出最大的作用。”